2021年,我们玩到了什么样的国单武侠?

2021年,我们玩到了什么样的国单武侠?

作者:news 发表时间:2025-08-05
创辉珠宝8月4日起短暂停牌 待刊发有关配售新股份的公告实时报道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施压美元兑日元重回区间震荡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施压美元兑日元重回区间震荡秒懂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施压美元兑日元重回区间震荡官方已经证实 香港金融管理局:“跨境理财通”2.0个人投资者已逾16万人 【信达能源】煤炭周报:供需驱动煤价回升,关注板块回调配置机遇 医药行业周度复盘学习了 “债券增值税新政”B面:引发机构买债热情降温?银行债券交易员直言“不会”实时报道 券商CFO盘点:中信证券财务负责人张皓成2024最惨CFO,年薪从526万降至146万降幅69%秒懂 许国威离开渣打银行 于7月出任恒生银行资本市场部主管官方通报 光伏产业在破局攻坚中迈向高质量发展太强大了 【信达能源】煤炭周报:供需驱动煤价回升,关注板块回调配置机遇实测是真的 龙国同辐附属公司中核高通拟开展潜在增资事项 本周37只新基金来袭:锚定科创板+医药等热门领域 柳世庆、田光远、邓默、恩学海等同台竞技 债务违约近四年,花样年更新境外债务重组条款记者时时跟进 25年前就布局即时零售,他靠什么做到年成交额40亿?最新进展 股价暴跌15%!坐拥至少9家三甲医院,央企旗下医疗巨头业绩大降,公司年接诊超1000万!“医保控费”威力彰显后续反转来了 白宫难以为因疲软就业数据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的行为自圆其说 艾氢技术:瞄准氢能产业储运痛点 推动能源转型记者时时跟进 波音公司约3200名工人将参与罢工实垂了 长安汽车7月份销量超21万辆最新进展 基金净值批量超过2021年高点 傅鹏博等投资老将强势回归备受瞩目实垂了 下半年货币政策如何发力稳增长? 降准降息均有空间 结构性工具聚焦重点官方处理结果 多家车企发布7月份销售数据 新能源汽车市场激战正酣 铁路客户敦促监管机构阻止联合太平洋铁路与诺福克南方铁路的交易是真的? “长公主”首战落下风!扒一扒娃哈哈的“烂尾”遗嘱信托秒懂 课堂“搬进”生产车间 上市公司积极切入研学游赛道 人麻了!不如李蓓,梁文涛跑输基准,旗下私募7月遭遇大幅回撤... 牵住应用“牛鼻子” 推动人工智能化“盆景”为“风景”科技水平又一个里程碑 铁路客户敦促监管机构阻止联合太平洋铁路与诺福克南方铁路的交易太强大了 “三资”变“活钱”大连经济高质量发展底气足 芯导科技推重组预案 拟收购瞬雷科技 7月新基金募资再超千亿 权益类基金发行将回暖实测是真的 精耕普惠金融沃土 书写长江证券特色答卷太强大了 电商猛推AI工具 商家观望算账官方处理结果 “长公主”首战落下风!扒一扒娃哈哈的“烂尾”遗嘱信托 张雪峰现象:一场关于流量、教育与选择焦虑的投影 专题深思丨张占斌:践行新发展理念 彰显民企新担当 茅台酒糟“重生记”:变废为宝,反哺生态农业 克鲁格曼再发声:关税不能救美国制造 反成制度毒药官方处理结果 总投资超1900亿元!福州捷报频传!官方通报来了 生意社:8月4日沧州大化PC装置动态这么做真的好么? 特朗普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引爆舆论时间脉络全梳理! 新浪财经APP第一时间捕捉并解读分析最新进展 收评|国内期货主力合约涨跌互现 鸡蛋跌超4% 对标Figma 万兴科技孵化Pixso已获中金鑫智百度风投深高新投复星创富等投资 一款烧了几十亿的神药,撑起泰诺麦博IPO 一款烧了几十亿的神药,撑起泰诺麦博IPO 【光大金融】如何看待股债跷跷板和8月流动性? 收评|国内期货主力合约涨跌互现 鸡蛋跌超4%太强大了 上半年江苏A股上市公司增量位居全国第一这么做真的好么? 券商CFO盘点:长江证券财务总监陈水元56岁硕士学历年薪109万,比本科学历的东北证券CFO王天文薪酬低30万后续会怎么发展

随着《天命奇御2》在11月底的优异表现,查阅12月份Steam游戏发售列表,笔者发现,2021年国产单机游戏的发售计划已经全部完结。在过去的一年里,有没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国游佳作,国单市场是否又迈向了新台阶?

每当谈论到这个问题,也许我们就会拿出游戏产业年报中的一段百分比数据,作出心有戚戚焉的态度,表示传统单机玩家的市场占比微乎其微,但是涨势喜人......游戏消费者的数量有没有变多,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早在2016年,国区就变成了Steam不可忽视的一份力量,当然具体有多少人,V社官方不会给出明确的数字,不过我们可以从带宽使用分布的情况,对国内玩家的消费能力做出估计,亚洲和北美洲的活跃度可以等量齐观,占据了Steam网络资源的八成,而周末峰值甚至能够力压一头。

2021年,我们玩到了什么样的国单武侠?

11月30日数据

在2020年初V社达成10亿用户后,曾公布过使用中文语言的用户数量,表中高达48%的数据让人高呼不可战胜,当然,数据的水份也是比较惊人的,排除各种“阿根廷人”建立的小号,还有大量的Steam玩家只聚集在一两款头部网游之中,当时对各类其他游戏的付费意愿较低,用户的付费习惯在两年的时间里慢慢发生着改变。

如果要摆出有说服力的证据,就得是历年国游销量桂冠上的明珠。去年,能够突破百万销量之壁的作品有《枪火重生》和《帕斯卡契约》,都只是堪堪达到七位数。到了今年,前者即将发售完整版1.0版本,同时宣布游戏销量超过200万,这既说明了长尾效应出色,后续更新口碑有保证,也说明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大,为成名的老游戏带来了红利。而今年发售的新游戏们,更是把对市场反馈的预估从平均卖小几十万份,跃升到了二三十万份属于销量扑街的心理。

开放世界RPG+Rogue

因为肉鸽游戏更好卖,还是因为肉鸽游戏更好做?恐怕原因两个都有,今年横空出世的《鬼谷八荒》荣登国产游戏的王座,在国游销量吧2021年的上半年统计中,游戏在发售不到半年时就有可能达到了300万份销量,占据了国产买断制游戏一半的销售量。

2021年,我们玩到了什么样的国单武侠?

仙侠武侠类的RL游戏屡创新高,2018年的《太吾绘卷》和《中国式家长》当时常被拿来比较,一般观点认为“太吾”的诞生属于意外,不具备复制性,而后者的卖相更有商业上的前瞻性。多年过去,我们却发现《美国式家长》被波兰公司开发,但几乎每年都有一款或者多款具有“太吾”气质的作品成为黑马,比如2019年的《了不起的修仙模拟器》、2020年的《部落与弯刀》、以及今年的《鬼谷八荒》,这些游戏都包含了大量随机要素、角色养成、非战斗玩法。

2021年,我们玩到了什么样的国单武侠?

如果说18、19年的“太吾”和“修仙模拟器”还在高度依赖B站头部视频UP主的宣传效果,那么“鬼谷”则是完全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吃到了这个品类几年来积累的基本盘。游戏的战斗玩法是ARPG,强化了投掷飞行道具的弹幕系统,操作简单。配合系统自动生成的武器掉落系统,武器的弹幕千差万别,比起类Diablo游戏的装备系统更具视觉上的爽感。

最后就是为人津津乐道的人物关系系统,在全自动生成的地图和组织中,NPC自然形成了一个仙侠主题小社会,有门派亲疏,有恩怨情仇。所有关系网通过游戏代码和数值化为游戏的主要玩法,在借助丰富的文案展现到玩家面前。修仙题材源于小说,小说中经常出现的桥段自然也要一一还原。玩家要做的就是在这个大鱼吃小鱼的环境中,稳住发育,尽快上位。不择手段迅速变强的思维方式精准切中了网文用户对“反英雄”故事想象,以游戏这种形式满足了自己撰写剧本的需求。

2021年,我们玩到了什么样的国单武侠?

其实在主流的3A RPG游戏中,能够做到这方面自由度,并且在故事性上不失调,也是一个永恒的追求。国产的“鬼谷八荒”们虽然有开放世界的精神,却都没有开放世界的画面。如果海外的高技术力尚不能解决鱼和熊掌的问题,那么退回2D图文世界,继续对RPG的自由度进行中国式探索未尝不是一件坏事。

丢掉传统的传统RPG

今年,台湾大宇和北京软星的《轩辕剑》和《仙剑奇侠传》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挑战市面上最高规格的画质特效,游戏最后也都不约而同地惨烈扑街。如果说《轩辕剑》能够用外传比正传火的借口聊以**,那么仙剑的单双魔咒可以说是让《仙剑7》“水星逆行”了。

2021年,我们玩到了什么样的国单武侠?

昔日卧龙凤雏,今日难兄难弟

本来高画质和动作玩法就是锦上添花的效果,例如《古剑奇谭3》或者万代的《传说》系列,游戏的动作玩法和真正的ACT游戏毫无可比性,但能够自己上手操作的精美战斗能够提供更好的角色塑造,RPG加入动作元素,本质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藉他山之石以攻玉。

作为RPG游戏的传统当然是且只能是故事,而在“国产双剑”新作下的吐槽,最多的都是“流程太短”以及“不如重制旧作”,其实这两个反馈是一个问题,为什么建议官方“炒冷饭”,因为冷饭量大管饱。比起旧时仙剑动辄数十小时的游戏流程,新作总有一种“未完待续”和“草草收尾”的感受。当一个RPG故事在20小时内要完成起承转合,以一般的信息密度,玩家便很难对角色产生情感。

2021年,我们玩到了什么样的国单武侠?

抛开创意工作的不确定性,游戏开发周期中的大部分精力都被花在了场景和美术上,当游戏确定要作为一个推荐配置RTX2060显卡的游戏发售时,做一个传统的仙侠RPG就成了奢望。

经典大部头作品的《轩辕剑7》和《仙剑7》是否就只能站在“太吾”的对立面呢?其实也并不尽然,开头提到的《天命奇御2》也是一款3D游戏,却有着足够丰富的主线玩法和不胜枚举的隐藏支线,官方甚至表示,目前玩家探索到的内容不超过5成。

2021年,我们玩到了什么样的国单武侠?

本作同样作为高规格的武侠续作,在游戏性和表现力中找到了合适的区间。故事的舞台是宋朝都城的开封,把侦破推理作为推进主线方式,结合了武侠和悬疑,有点类似于包拯和展昭的合体,当然,包青天的故事也是发生在东京开封府。玩法则是限制了视角的ARPG动作游戏,在建模精度和优化难度上都要远远小于3D动作游戏。

2021年,我们玩到了什么样的国单武侠?

开放世界可以小,但不能空,玩家不再是跟着任务需求走马观花,而是鼓励时刻需要到处翻找,带入主角去记忆制作组留下的草蛇灰线,做出自己的判断,游戏日志也会把所有的细枝末节都记录在案,探索的意义也就达到了。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了与场景道具互动的四个基础行为,点火、破坏、运劲、出示,发挥想象力,能揭秘许多匠心独具的线索,这也是《仙剑》和《轩辕剑》没能做到的信息密度。

2021年,我们玩到了什么样的国单武侠?

Meta吐槽 反倒是挺有早期Domo工作室的作风

推理类的游戏很难大受欢迎,一大原因就是在游戏中做选项的体验,与看侦探小说时亲自思考的背后思维并不相同,游戏更像是在“猜”一个概率更高的嫌疑人,让玩家与侦探主角的身份出现了割裂。而改变这个矛盾的作品就是《逆转裁判》,玩家每次要做的“异议!”并不是推理出凶案手法,而是反驳证人和对手的发言。“天命2”采用了这个玩法,将寻找证据和武侠武打结合,推理时只需要举证揭穿谎言,最后由主角来表演正确的推理过程,加深玩家对角色塑造的认可度,也算是解决方案之一。

拿《天命奇御2》和国产双剑做对比,并非是要说明此消彼长、时移事易,而是在不同开发方向上产生了此长彼短。在画面、成本、内容量的“三体问题”中,怎么样的回答才是最适合未来国单武侠作品,或者说,保持某种百家争鸣,也能长期稳定地发展。

做好玩的游戏

2021年,我们玩到了什么样的国单武侠?

搜索《天命奇御》的开发商甲山林,竟然是某个地产公司,细想这名字倒也算字字相对。这家从2016年涉足游戏软件行业的子公司,至今只开发了两部《天命奇御》和一部《御侠客》,在他们的主页,看到了有趣的一行slogan“好玩的游戏,才是好游戏”,对“好玩”的理解可以有很多,解谜故事的图一乐、竞技游戏的博弈性、悲欢离合的情绪流,都能成为好玩的理由,但能把目光注视到这个主题的开发商却很少,往往是进入了灯下黑的盲区。

同上,在讨论国单作品的时候,我们也会陷入文章开头的思维,认为只有卖得好才能是好游戏,或者退一步,只有卖得好,才能让下一部续作成为“好游戏”,否定了游戏与玩家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章